管制的内生性及其后果:以医药价格管制为例

被引:104
作者
朱恒鹏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公立医院垄断; 差别定价; 管制的内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立足于中国医药价格管制的经验事实,本文证实了如下经济学命题:管制具有内生性,一旦被引入,管制便会呈现自我强化的趋势,其负面效果也会越来越严重。只要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地位没有消除,现有的所有价格管制措施就均无助于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还会带来很严重的弊端。因此,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首要措施是消除公立医院的行政垄断地位。在消除这一垄断的过程中,应该尽快取消现有的对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各种直接与间接的管制措施。同时,应致力于完善医保付费机制,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前提是医保机构建立了较完善的治理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90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药品价格政策对药品费用控制的影响研究 [J].
孟庆跃 ;
成刚 ;
孙晓杰 .
中国卫生经济, 2004, (04) :50-52
[2]   医疗卫生行业中“红包”现象的社会史分析 [J].
周弘 ;
张浚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25-33+81
[3]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究竟原因何在——对药品价格问题的调查研究与思考(上) [J].
陈文玲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5, (01) :15-17
[4]   医疗体制弊端与药品定价扭曲 [J].
朱恒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89-1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