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失地问题的法学思考

被引:42
作者
白呈明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非农化; 农民失地; 权益保护;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3.01.024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目前 ,我们正面对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正大规模地失去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 ,并随之而失去一系列重要的权益。这些失地的农民形成了一个游离于社会的特殊人群 ,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 ,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农民土地依赖程度较高 ,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 ,农村社会保障不力的背景下 ,适度遏制农民失地 ,确保失地农民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地“隐性市场化”:问题、成因与对策 [J].
杨继瑞 ;
任啸 .
经济纵横, 2002, (04) :7-11
[2]   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关心“失土农民” [J].
葛永明 .
调研世界, 2002, (03) :37-39
[3]   蓝田破产别坑了农民 [J].
皮曙初 ;
高友清 ;
戴劲松 .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2, (01) :34-35
[4]   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 [J].
陈锡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 (05) :13-19
[5]  
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2 陈锡文. 社会主义经济与理论实践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