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政策导向与着力点

被引:11
作者
宋晓明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比例原则; 国际影响力;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司法保护; 商标侵权; 知识产权保护; 着力点; 导向;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5.13.009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5 ;
摘要
<正>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均有了一些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态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具有较浓厚的公共政策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国为促进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性手段。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既缺乏物权所具有的天然的物理边界,又缺乏债权所具有的清晰的法律边界,因而在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方面,存在政策上的考虑和利益上的衡平,存在弹性的法律空间。我国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以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包容发展.[N].李克强;.人民日报.2014,
[2]  
全球化与技术.[M].(英) 纳如拉;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  
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与宪法问题.[M].(德)E.-U.彼德斯曼(Ernst-UlrichPetersmann)著;何志鹏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陈新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