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法哲学意蕴——关于中华法系理论基础的几点思考

被引:1
作者
武建敏
机构
[1]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孔子; 实践理性; 中华法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孔子的仁学思想折射了实践理性的基本特质,它构成了中华法系的理性基础,这使得中华法系表现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审美合理性的总体特征。孔子的中庸理念是中华法系思维方式的思想基础,中庸作为一种实践之知对混合法之法律样式、中华法系的道德化和情理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有效地抵制了中华法系向绝对主义发展的可能性。正是由于孔子思想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智慧的特质,才可能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实践法哲学的当代阐释,而这种阐释构成了理解中华法系的崭新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G·W·F·Hegel) 著, 1980
[2]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人民出版社 , 李泽厚著, 1986
[3]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岱年 著, 1989
[4]  
孔子哲学思微[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郝大维(DavidL.Hall),(美)安乐哲(RogerT.Ames)著, 1996
[5]  
刀笔菁华[M].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王有林,史鸿雯校注, 2001
[6]  
实践理性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王炳书著, 2002
[7]  
武树臣法学文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武树臣著, 2003
[8]  
董事的经营责任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蔡元庆, 2006
[9]  
公司法的法律经济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罗培新, 2008
[10]   中国“混合法”引论 [J].
武树臣 .
河北法学, 2010, 28 (02)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