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权理论评介

被引:25
作者
鲁鹏宇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法权利; 保护规范理论; 分配行政; 多边法律关系; 第三人公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公法权利理论与德国国家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从"威权国家"到"自由法治国家",二战后演进至"社会法治国家",私人在公法上的权利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公法权利范围与内容也不断充实强化,并与行政审判制度的革新发展相互配合,成为服务于人民的自由和福祉的重要理论渊源和制度保障。但是,作为传承大陆法系行政法理论的中国行政法学界,对于公法权利的基本原理和实践价值依然较为陌生,也并未将其作为架构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最具传统法释义学精神的"权利话语"进行系统的解构和评析,以判断对公权理论进行借鉴和移植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实质法治.[M].何海波; 著.法律出版社.2009,
[2]   耶里内克的公法权利思想 [J].
徐以祥 .
比较法研究, 2009, (06) :103-110
[3]   试论行政作为请求权 [J].
杨小君 .
北方法学, 2009, (01) :68-79
[4]   论公法与公权利 [J].
上官丕亮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3) :66-73
[5]   论行政第三人 [J].
周佑勇 ;
何渊 .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