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54
作者
杜传忠 [1 ]
许冰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就业结构;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0202 ;
摘要
一场以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不断涌现,引发了就业结构更深层次的变革。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就业形式、职业特征及劳动方式等也将出现新特点。中国应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加快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充分释放工业革命的红利,促进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J].
周嘉昕 .
天津社会科学, 2017, (01) :4-11
[2]   以科技创新开启就业“新空间”的思路与对策 [J].
丁明磊 ;
陈宝明 ;
周密 .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6) :18-23
[3]  
浙江省3年机器人替代200万工人[N]. 孙喜保.工人日报. 2016 (001)
[4]  
新工业革命冲击全球劳动力市场[N]. 张茉楠.上海证券报. 2016 (009)
[5]  
互联网时代下的就业呈现三个新趋势[N]. 唐福勇.中国经济时报. 2015 (003)
[6]  
第四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施瓦布, 2016
[7]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德步著, 2006
[8]  
劳动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河清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