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的生态功能

被引:16
作者
林波
刘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成都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 水源涵养; 养分供应; 生态功能;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2001.05.015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森林凋落物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养分供应功能。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 ,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对平衡长江流域水分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关亚高山针叶林枯枝落叶层的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研究已成为该区域亚高山针叶林生态功能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热点 ,对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归纳分析了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主要类型及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枯枝落叶贮量、持水性能及其养分归还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等凋落物的生态功能。一般地 ,亚高山针叶林天然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度为 0~ 2 6cm ,平均贮量约为 4 0× 10 3 kg/hm2 ,持水量为 16.87~ 4 61.87× 10 3 kg/hm2 ,主要营养元素归还量为 878.4~ 385 4kg/hm2 ;人工云杉林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贮量为 6.8~ 2 6.7× 10 3 kg/hm2 ,主要营养元素归还量为32 3.3~ 12 4 6.2kg/hm2 ,排序为Ca >N >Mg >K >P。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性能都低于天然林 ,在对亚高山针叶林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特别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的生态学问题 [J].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2) :63-69
[2]   亚高山退化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非平衡性探讨及其研究动态 [J].
刘庆 ;
吴宁 ;
陈庆恒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S1) :58-63
[3]   松嫩平原羊草草原凋落物层群落学作用的研究 [J].
郭继勋 ;
孙刚 ;
姜世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73-476
[4]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J].
廖利平 ;
马越强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1) :27-33
[5]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的凋落物现存量 [J].
张庆费 ;
徐绒娣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3-5
[6]   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功能 [J].
郭立群 ;
王庆华 ;
周洪昌 ;
杨斌 .
云南林业科技, 1999, (01) :23-26
[7]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陈立新 ;
陈祥伟 ;
段文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23-28
[8]   西藏林芝云杉林凋落物的特征研究 [J].
王建林 ;
陶澜 ;
吕振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6) :87-91
[9]   香港地区桃金娘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养分回归 [J].
管东生 ;
陈玉娟 .
农村生态环境, 1998, (02) :25-29
[10]   天山森林凋落物和枯枝落时层的研究 [J].
李叙勇 ;
孙继坤 ;
常直海 ;
郝瑶琴 ;
陈冰 ;
蒋平安 .
土壤学报, 1997, (04) :40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