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调衡透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患者行走功能重建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刘婧 [1 ]
鲍春龄 [2 ]
张桂波 [2 ]
焦志华 [2 ]
东贵荣 [2 ]
机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透针; 偏瘫; 痉挛瘫; 步态分析; 中风后遗症;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1.0007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患者行走功能重建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0例中风痉挛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阴阳调衡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功能两项量表评分及步态分析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步态分析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肢步长、患肢步速、患肢步频、预承重期时限、摆动期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可有效缓解中风后痉挛瘫患者下肢异常肌张力增高,调节髋膝踝关节活动度,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调和阴阳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J].
廖方容 ;
傅春文 .
上海针灸杂志, 2013, (04) :250-252
[2]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进展 [J].
章燕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 46 (07) :82-86
[3]   针药并用调和阴阳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 [J].
余志辉 ;
胡建芳 .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08) :18-20
[4]   中风偏瘫步态的生物力学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 [J].
王桂茂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 ;
齐瑞 ;
严隽陶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40) :8169-8172
[5]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矫正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侯来永 ;
谢欲晓 ;
孙启良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2) :155-157
[6]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J].
励建安 ;
孟殿怀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7) :500-503
[7]   步态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J].
胡雪艳 ;
恽晓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11) :41-43
[8]  
中国康复医学[M]. 华夏出版社 , 卓大宏主编, 2003
[9]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 主编, 1984
[1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hemiplegia after stroke[J] . Ya-long Qiu.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 20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