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视角下的日本突袭珍珠港事件

被引:2
作者
徐振伟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珍珠港事件; 前景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15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学科分类号
060303 ;
摘要
美国对日本实行全面的经济禁运使日本军事武器和经济受到致命威胁,加上长期以来日本形成的悲情情绪使日本不惜铤而走险,突袭美国珍珠港。面对一个国力十倍于己的国家,日本的做法是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运用前景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日本发动自杀性进攻的动机和原因,会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这一事件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Prospect theory, rational choi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S. Lev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1997
[2]  
the Armies of Ignorance. William Corson. The Dial Press . 1977
[3]  
Power Politics and the Balance of Risk: Hypotheses on Great Power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phery[J] . Jeffrey W.Taliaferro. &nbspPolitical Psychology . 2004 (2)
[4]  
Unipolarity: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J] . Robert,Jervis. &nbspWorld Politics . 2009 (1)
[5]  
通向珍珠港之路[M]. 商务印书馆[美]赫伯特·菲斯(H·Feis) 著, 1983
[6]  
美国外交政策[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托马斯·G·帕特森等, 1989
[7]  
天皇裕仁传[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刘汉全译, 1992
[8]  
眺望珍珠港[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刘笑盈著, 2002
[9]  
行为金融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饶育蕾,刘达锋著, 2003
[10]  
Unipolarity: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Robert Jervis. World Politic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