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乡村的民间结社

被引:5
作者
傅晓静
机构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关键词
唐代; 民间私社; 乡村社会;
D O I
10.16456/j.cnki.1001-5973.2003.06.017
中图分类号
K242 [唐(618~907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唐代民间私社的活动比较普遍,除了以修寺、造像、诵经、设斋等奉事僧佛的社邑外,以营葬活动为主,兼及其他经济互助活动的社邑是唐代民间私社的主体。除社祭功能外,唐代民间私社还具有其他若干种社会功能,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独特的活动方式,是与官方的乡里组织并存的民间组织体系,在乡村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隋开皇元年李阿昌造像碑 [J].
秦明智 .
文物, 1983, (07) :48-49+105
[2]  
唐会要.[M].(宋) 王溥; 撰.中华书局.2001,
[3]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M].唐耕耦;陆宏基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  
王梵志诗校辑.[M].(唐)王梵志著;张锡厚校辑;.中华书局.1983,
[5]  
新唐书.[M].(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