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针刺手法实验研究状况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凡
雷慧姝
东贵荣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针刺; 针刺手法;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正>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同样的疾病和同样的穴位因操作手法不同,产生的疗效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由于针刺手法涉及到幅度、深度、频率、力度、方向、次数、时间、呼吸等诸多方面,并且受到患者身心状态、取穴等因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J].
王丽 ;
王朝阳 ;
支建梅 ;
井明鑫 ;
卢俊 ;
刘清国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2 (02) :142-144
[2]   针刺翳风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38例 [J].
刘健 .
中国针灸, 2009, (01) :64-65
[3]   “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的筛选研究 [J].
樊小农 ;
王舒 ;
李雅洁 ;
刘健 ;
钱宇斐 ;
张亚男 ;
魏媛媛 ;
张雪 ;
武慧群 ;
石学敏 .
中国针灸, 2008, (12) :913-917
[4]   不同方法针刺内关穴fMRI比较研究 [J].
胡建平 ;
李银官 ;
曹代荣 ;
龚顺波 .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3) :4-7+10
[5]   提插与捻转手法强弱刺激内关穴对本经前臂皮肤阻抗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张旸 ;
李平 ;
石艳丽 .
江苏中医药, 2008, (09) :51-53
[6]   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的影响 [J].
王彩虹 ;
王银平 ;
许建敏 ;
刘堂义 ;
杨华元 .
上海针灸杂志, 2007, (07) :33-35
[7]   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防治作用的研究 [J].
郝晋东 ;
张宁霞 ;
郑魁山 .
针刺研究, 2007, (02) :111-114
[8]   不同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人PBMC的STAT5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 [J].
刘智斌 ;
杨晓航 .
中国针灸, 2006, (02) :120-122
[9]   针刺得气与手法的客观评价参数和方法初步研究 [J].
刘志朋 ;
殷涛 ;
关晓光 ;
李新 ;
李颖 ;
叶淑琴 ;
刘焕来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9) :119-121
[10]   补法针刺足三里穴对SD大鼠T细胞内Jak1激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J].
刘智斌 ;
刘娜 ;
陈军 ;
王卫刚 ;
王渊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3)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