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通道安全及保障思路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杜德斌 [1 ,2 ]
马亚华 [2 ,3 ]
范斐 [2 ,4 ]
恽才兴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3]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4]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海上通道; 海上运输安全; 保障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52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D823 [边界问题]; E255 [海防];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30207 ; 1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业已形成"两头在外、两头在海"的运行格局。对外贸易运输量巨大,且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加之海域的封闭或半封闭性特点,中国海洋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等海上通道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由于尚未构建起与自身经济实力和现实需要相匹配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中国海外供应链暴露于多种安全威胁之下,使国民经济体系潜伏安全隐患,这些战略性威胁主要来自美、日、印三个国家,其中美国是唯一可动用全球性同盟力量关闭主要海上通道、瘫痪中国运输体系的国家。因此,基于对中国海上通道安全态势的解析和中国所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综合考虑,本文提出"以合作化解风险,以威慑保障安全"的总体思路,即以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中心,大力推进与美国、俄罗斯和航线周边国家在战略及各事务性领域的合作,同时沿南海、印度洋方向进行预防性战略部署,提升海上力量的威慑能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国海上通道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Stranglehold: The Context, Conduct and Consequences of an American Naval Blockade of China [J].
Mirski, Sean .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013, 36 (03) :385-421
[2]   Dealing with the Malacca Dilemma: China's Effort to Protect its Energy Supply [J].
Ji, You .
STRATEGIC ANALYSIS, 2007, 31 (03) :467-489
[3]   我国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保障机制构建 [J].
赵旭 ;
高建宾 ;
林玮 .
中国软科学, 2013, (02) :8-15
[4]   论印度的海洋战略传统与现代海洋安全思想 [J].
宋德星 ;
白俊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3, (01) :17-29
[5]   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 [J].
高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 29 (06) :52-69
[6]   全球化背景下的海上通道与中国经济安全 [J].
王历荣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2, 32 (05) :1-7
[7]   日本能源海上通道中的美国因素分析 [J].
王绍媛 ;
吕春生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2, (04) :27-32
[8]   日本海洋战略与日美同盟发展趋势研究 [J].
束必铨 .
太平洋学报 , 2011, (01) :90-98
[9]   试析印度的海洋战略 [J].
马孆 .
太平洋学报, 2010, (06) :74-80
[10]   论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 [J].
李兵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2)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