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生发展能力强的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理论——基于发达村与空心村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的探讨

被引:35
作者
郑有贵 [1 ,2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
[2]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3] 中国经济史学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社会; 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 内生能力; 集体行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农村呈现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及以此为依托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集体经济弱化及空心化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分野,原因在于,前者在改革进程中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并传承、完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后者则弱化集体经济并逐步解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较强的农村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能力,是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强依赖难题的中国式路径。无论是在实施农业养育工业政策时期,还是21世纪初期开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政策下,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凸显这一机制的优势,值得珍惜。从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能力出发,应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集体行动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有农场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启示 [J].
贺雪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1-7+149
[3]   对人民公社的评价不能偏废——从“废除人民公社”说起 [J].
郑有贵 .
北京党史, 2016, (06) :23-29
[5]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 [J].
郑有贵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5) :22-28
[6]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J].
温铁军 .
红旗文稿, 2009, (02) :15-17
[7]   常熟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及相关问题辨析——以四个村为个案 [J].
郑有贵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01) :76-82+127
[8]  
塘约道路[M]. 人民出版社 , 王宏甲, 2016
[9]  
目标与路径[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郑有贵, 2009
[10]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