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重大前沿问题的理论线索与研究思路

被引:4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现代政治经济学; 重大前沿问题; 理论线索;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学科分类号
0305 ;
摘要
文章围绕现代政治经济学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诸如联合生产的"负价值"、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价值转形、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经济长波、公平与效率、国际不平等交换以及虚拟经济与虚拟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在这一基础上沿着这些理论争论的关节点,对价值理论的新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和国际交换不平等性、虚拟价值的宏观经济框架及其应用四大方面,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这些问题跨世纪的挑战与辩护的核心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同时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讨。就价值理论的新理论而言,我们针对"斯蒂德曼诘难",提出了环境领域"负价值"理论;为回应"世纪之谜",探析了竞争与垄断、同类异质商品和联合生产背景下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面对转形问题"百年之争"的"盲人摸象",进行了动态转形模型的实例演示。就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而言,为批判"置盐定理",建立了技术与制度有机构成理论模型(TICC);在对三大长波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技术力、制度力、耦合力的长波理论。就收入分配和国际交换不平等性而言,针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倒逆"现象,将机会不平等纳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框架之内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国际经济三大领域中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新变化,提出了国际不平等交融理论。就虚拟价值与虚拟经济而言,构建了虚拟经济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互联网+"和"比特币"以及"新媒体"等若干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虚拟价值的理论与宏观模型及其应用 [J].
马艳 ;
王宝珠 ;
李韵 ;
蔡民强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 (06) :46-76
[2]   基于技术与制度的经济长波理论及实证研究 [J].
张沁悦 ;
马艳 ;
王琳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5) :74-85+121
[3]   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机会不平等理论的视角 [J].
马艳 ;
张建勋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102-111+122
[4]   三大经济长波理论的比较研究 [J].
马艳 ;
王琳 .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3) :32-39+96
[5]   《21世纪资本论》与中国机会不平等问题研究 [J].
马艳 ;
张建勋 ;
王琳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95-101
[6]  
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马艳教授的经济思想和学术贡献.[J].严金强;.海派经济学.2013, 04
[7]   现代政治经济学“重大难题”的理论脉络与新解 [J].
马艳 ;
严金强 .
学术月刊, 2012, 44 (12) :68-76
[8]   资源环境领域中“负价值”的理论界定与应用模型 [J].
马艳 ;
严金强 ;
陈张良 .
财经研究, 2012, 38 (11) :114-123
[9]   我国收入分配中机会不平等问题的探讨 [J].
马艳 ;
张建勋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 (05) :48-51+116
[10]   转形问题的理论分析及动态价值转形模型的探讨 [J].
马艳 ;
严金强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09) :22-3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