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140
作者
贺丹
张许颖
庄亚儿
王志理
杨胜慧
机构
[1]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育水平; 生育意愿; 避孕方法; 生育养育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避孕方法及生育养育服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上升2.7、2.6岁。2006~2011年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60~1.70之间,2012~2016年波动较大,2012和2016年总和生育率是近期的高点。与2006和2011年相比,2016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分布曲线明显右移。受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影响,2012年以来,二孩占出生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一孩则相反。2011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和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96和1.75个。已婚有偶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4.7%。3~5岁幼儿入园率为80.8%,在公立与私立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4.9%和65.1%。最后,文章在总结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促进按政策生育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的实践与思考 [J].
庄亚儿 ;
杨胜慧 ;
齐嘉楠 ;
李伯华 ;
王志理 .
人口研究, 2018, 42 (04) :104-112
[2]   论政府在托育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中的职能定位 [J].
杨菊华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89-96+155
[3]   中国近年来的生育水平估计 [J].
陈卫 .
学海, 2016, (01) :67-75
[4]   清醒认识中国低生育率风险 [J].
郭志刚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2) :100-119+7
[5]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 [J].
靳永爱 .
人口研究, 2014, 38 (01) :3-17
[6]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 [J].
杨凡 ;
赵梦晗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54-65
[7]  
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J]. 崔红艳,徐岚,李睿.人口研究. 2013(01)
[8]   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生育水平的比较分析 [J].
郝娟 ;
邱长溶 .
南方人口, 2011, 26 (05) :27-33
[9]   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J].
郭志刚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6) :112-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