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9
作者
李俊杰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排放; 因素分解; LMDI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地生产和利用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分析表明,1993-2010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等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59%,4.09%,3.04%,5.48%,8.20%,2.06%,6.63%和6.95%。进一步通过LMDI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以及人口规模因素对碳排放以抑制作用为主,但效果不明显且区域间差异较大;而农业经济水平则对农地利用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与1993年相比,1994-2010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分别累计产生了207.79%,152.55%,71.83%,166.77%,192.40%,35.41%,269.78%和176.45%的碳增量。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80-86
[2]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J].
田云 ;
李波 ;
张俊飚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59-63
[3]   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10) :66-72
[4]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5]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6]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 [J].
伍芬琳 ;
李琳 ;
张海林 ;
陈阜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35-2039
[7]  
Carbon Footprint and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in Punjab, India, and Ohio, USA[J] . Anjali Dubey,Rattan Lal.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 . 2009 (4)
[8]  
Vulnerability of Permafrost Carbon to Climate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the Global Carbon Cycle[J] . Schuur,Edward A G,Bockheim,James,Canadell,Josep G,Euskirchen,Eugenie,Field,Christopher B,Goryachkin,Sergey V,Hagemann,Stefan,Kuhry,Peter,Lafleur,Peter M,Lee,Hanna,Mazhitova,Galina,Nelson,Frederick E,Rinke,Annette,Romanovsky,Vladimir E,Shiklomanov,Nikolay,Tarnocai,Charles,Venevsky,Sergey,Vogel,Jason G,Zimov,Sergei A.Bioscience . 2008 (8)
[9]  
CO2 Mitigation by Agriculture: An Overview[J] . Keith Paustian,C. Vernon Cole,Dieter Sauerbeck,Neil Sampson.Climatic Change . 1998 (1)
[10]  
Agriculture,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2 Jeff S,Holly H. http:www.attran.cat.org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