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发江生态水文因子分析及生态水文目标确定

被引:68
作者
李翀
彭静
廖文根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四大家鱼; 生态水文因子; 生态水文目标; 长江中游;
D O I
10.13244/j.cnki.jiwhr.2006.03.002
中图分类号
TV121.4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基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发江量历次调查数据,采用宜昌站作为长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分析的控制站,基于其1900~2004年共105年的日径流资料,采用每年5~6月涨水过程数、总涨水日数、平均每次涨水过程日数等3项生态水文指标,分析了四大家鱼发江量与3项生态水文因子的变化关系,认为产卵场所处江段每年5~6月的总涨水日数是决定家鱼苗发江量多寡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根据IHA方法,对宜昌站105年来的生态水文指标分析表明,长江宜昌站生态水文过程的改变并不明显,5~6月总涨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显著,显示长江中游影响四大家鱼苗发江量的生态流量过程改变不明显,与前人得出的葛洲坝枢纽修建后四大家鱼的产卵条件和卵苗江汛规律没有变化这一认识一致。但是,随着三峡水库的运行,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流量过程会有较大改变,本文建议三峡水库的调控以保障长江中游每年5~6月的总涨水日数维持在22.1±7.2范围内为生态水文目标,即可从生态环境流量过程方面补偿水利工程对中游四大家鱼鱼苗发江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长江中游江段四大家鱼资源调查 [J].
邱顺林 ;
刘绍平 ;
黄木桂 ;
陈大庆 ;
段辛斌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6) :716-718
[2]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J].
Survey Team of Spawning Grounds of Domestic Fishes in Chanjiang River .
水产学报, 1982, (04) :287-305
[3]  
长江水系渔业资源[M]. 海洋出版社 , 长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协作组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