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江涛 [1 ,2 ]
王倩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2]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关键词
海洋功能区划; 变化; 特征; 空间布局;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11.05.001
中图分类号
P72 [区域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利用对比分析法和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2008年版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相对2000年版的变化特征,分析区划分类体系和编制原则的变化,探讨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区划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按照对人地关系疏密程度划分区划分类体系有利于识别开发、整治和保护区域界线;(2)兼容功能是解决当前区划体系存在主要问题的有效思路;(3)增殖区是天津市区划最大的变化来源,而围海造地区是主要的变化取向;(4)第二、三产业用海功能区呈现空间扩大趋势,近岸海域的增殖区呈现规模减小、空间布局转向较深海域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J].
王江涛 ;
徐伟 ;
崔晓健 .
海洋通报, 2009, (06) :1-6
[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发展构想 [J].
刘百桥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7) :19-23
[3]   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J].
杨顺良 ;
罗美雪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7) :12-18
[4]   新旧海洋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J].
张永华 ;
王玉广 ;
李淑媛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05) :47-50
[5]   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和实践 [J].
葛瑞卿 .
海洋通报, 2001, (04) :52-63
[6]   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J].
蔡运龙 .
地理学报, 1992, (02) :146-156
[7]   论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选择 [J].
范信平 .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 1991, (04) :66-70
[8]  
海洋功能区划中的空间关系模型及其GIS实现(以莱州湾为例)[D]. 陈明剑.中国海洋大学 2003
[9]  
海洋功能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D]. 林绍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10]  
海洋功能分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梁湘波.天津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