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结构模式与淮安区域发展

被引:10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王颖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3]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双核结构模式; 淮安; 连云港;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对于一个理论模式 ,仅仅限于现象发现及机理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将之运用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并能为其未来空间结构演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才是理论模式提出的根本目的。江苏省由于位于沿海和沿江的交汇地带 ,故成为双核结构模式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最为理想的区域。本文通过对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前后双核结构模式不同运用效果的分析 ,对未来该市组成淮安 -连云港双核结构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数学推导 [J].
陆玉麒 ;
俞勇军 .
地理学报, 2003, (03) :406-414
[2]   跨世纪淮安市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J].
孙超 .
经济地理, 2002, (03) :310-313+326
[3]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J].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2, (01) :85-95
[4]   苏北大开发若干问题思考 [J].
朱传耿 ;
仇方道 .
人文地理, 2001, (04) :93-96
[5]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 - 黄山书社 , 王鑫义主编, 2001
[6]  
淮河传[M].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陈广忠著, 2001
[7]  
江淮地区开发探源[M].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应岳林, 1997
[8]  
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M].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傅崇兰 著, 1985
[9]  
江苏城市历史地理[M].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