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缺血神经行为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沈思钰
蔡定芳
刘静
陈虎
机构
[1]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学评价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 ;分别采用分级评分和梗死灶体积测定的方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价。结果 分别采用Nagaoka法、Bederson法、zea Longa法和Zhang法 ,梗死 2 4小时时分级评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采用Zausinger法 ,梗死 2 4小时内分级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分别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 6小时和 2 4小时 ,梗死灶体积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且脑缺血2 4小时时梗死灶体积与Bederson法分级评分有线性相关关系 (r =0 .916 13,P <0 .0 5 )。结论 目前的评价方法尚不能全面的反映脑缺血时的病理生理状态 ,一种能较准确地反映脑缺血的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亟待提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脑内缺血区域体积的定量估测 [J].
汤耀法,晏义平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6) :422-422
[2]  
Effects of idebenone(CV-2619 ) on neurological deficits, local cerebral blood flow,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rats with experimental cerebral ischemia. Nagaoka A, Suno M, Shibota M, et al. Nippon Yakurigaku Zasshi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