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幸福感——解析伊斯特林悖论的形成机制

被引:104
作者
李路路 [1 ]
石磊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伊斯特林悖论; 主观幸福感; 宏观经济发展; 需求转型; 社会不平等;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中国为例分析了伊斯特林悖论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构建一种多元分层动态的幸福感分析范式,分析了主观幸福感形成过程中多变量以及微观幸福变量基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条件效应,进而揭示了伊斯特林悖论的形成机制。本文发现,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居民的需求类型逐渐由物质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由个人的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回报不断削弱;另一方面,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引发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效应,消除了由经济发展本身所带来的幸福回报,由此造成主观幸福感水平并没有随经济高速增长显著提升,而是呈现出相对停滞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20+244 +24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更富裕是否意味着更幸福?基于横截面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2003—2013) [J].
吴菲 .
社会, 2016, 36 (04) :157-185
[2]   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倾向——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 [J].
张翼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74-97+243
[3]   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J].
黄嘉文 .
社会, 2016, 36 (02) :123-145
[4]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J].
李路路 ;
朱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40-58+204
[5]   经济增长会提高中国人的幸福感吗? [J].
约翰奈特 ;
拉曼尼古纳提拉卡 ;
蒋林 ;
施宵宵 .
国外理论动态, 2014, (05) :62-74
[6]   中英居民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J].
边燕杰 ;
肖阳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2) :22-42+242
[7]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 [J].
刘军强 ;
熊谋林 ;
苏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82-102+207
[8]   国外多元视野“幸福”观研析 [J].
丘海雄 ;
李敢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224-241+246
[9]   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来自广东成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张学志 ;
才国伟 .
管理世界, 2011, (09) :63-73
[10]   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J].
邢占军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1) :196-21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