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循环发展:以全球性大国为镜鉴

被引:11
作者
伍山林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
全球性大国; 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 新发展格局; 历史经验;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21.05.015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回望历史,英国、苏联、美国三个全球性大国在构建内外循环过程中各具特点,提供了可供汲取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展望未来,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四要四不能"。"四要"是指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发挥内部竞争的作用,要重视发展国际循环,要认清单边自由贸易的内生脆弱性;"四不能"是指在双循环发展中不能以不平等与非共赢为原则,不能走产业空心化之路而应追求"五更"式发展,不能不考虑经济的服务化和金融化潜藏的隐忧,不能追求主权货币的超然权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涵义 [J].
伍山林 .
求索, 2020, (06) :90-99
[3]   美国关税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第二阶段关税思想研究 [J].
伍抱一 ;
伍山林 .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0, (01) :160-172
[4]   金融化的逻辑与反思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19, 54 (11) :4-20
[5]   汉密尔顿经济战略思想与美国经济政策的历史逻辑起点 [J].
伍山林 .
求索, 2019, (01) :83-92
[8]   大战略与近代英国的崛起 [J].
李成刚 .
军事历史, 2017, (05) :25-31
[9]   近代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影响 [J].
卢玲玲 .
外国问题研究, 2017, (02) :83-92+118
[10]   论张伯伦实用主义的帝国理想与实践 [J].
张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5) :16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