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

被引:25
作者
陆铭 [1 ]
蒋仕卿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产业化; 同群效应; 效率; 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稀缺的教育资源应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财政的分权、学校间的竞争和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与组织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育券、奖学金和财政转移等机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区提供补贴,不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但过度地、不科学地追求公平,却可能损害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与追求公平的初衷相违背。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中国基础教育产业化的反思进行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 [J].
陆铭 ;
陈钊 ;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5, (12) :4-14+101
[2]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 [J].
丁维莉 ;
陆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47-57+206
[3]   “教育产业化”的人文思考 [J].
刘超良 .
教育探索, 2001, (05) :25-27
[4]   义务教育更不能产业化 [J].
郝文武 .
上海教育科研, 2000, (03)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