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地”的制度发明

被引:12
作者
张佩国
机构
[1]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共有地”; 产权; 公共资源; 道德经济;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2.05.010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共有地"的意涵是多重的,产权、公共资源和习俗既是三种不同的理论路径,也是"共有地"界定的三个不同层次。但是,对于"共有地"的解释,不是产权、资源、习俗三种理论进路的简单叠加,而应该走向一种整体论的"彻底解释"。可以将"共有地"作为一项制度实践,揭示其"传统发明"的整体动态机制,此即"共有地"的制度发明。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23+245 +24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2]   林权与地志:云南新村个案 [J].
朱晓阳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1) :60-72
[3]   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福建乡村林权改革的经验研究 [J].
吕文江 ;
王铭铭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1) :47-59
[6]   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 [J].
张俊峰 .
史林, 2008, (02) :87-93+190
[7]   “偷”与林权——以赣南某村落林权状况调查为例 [J].
訾小刚 ;
赵旭东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 (06) :105-118
[8]   反抗与惩罚 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 [J].
张佩国 .
社会, 2007, (04) :1-3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