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安徽黄山花岗岩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49
作者:
张舒
张招崇
艾羽
袁万明
马乐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晚中生代;
部分熔融;
黄山花岗岩体;
中国东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安徽黄山复式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陆内造山带内。黄山复式岩体由太平花岗闪长岩岩体和黄山花岗岩岩体组成。根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和各期次岩石的矿物学及岩石学特征,可以将黄山花岗岩岩体分为4个期次:第一期为中粒二长花岗岩;第二期为粗粒似斑状花岗岩;第三期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第四期为粗粒含斑花岗岩。从矿物的组成上来看,各期次的岩石均为广义的花岗岩类,主要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太平岩体和黄山岩体中的斜长石均表现出钠长石的特点,同时黄山岩体特征的出现条纹长石。各期次岩体均含有少量的铁白云母,显示出过铝质的特点。各期次岩石总体具有高硅(SiO2含量大于75%)、高碱(ALK含量大于7.9%)、低钙(CaO含量小于1%)及高FeOT/MgO比值(13~37)的特点。同时岩石强烈富集稀土元素(除Eu出现明显的负异常)、Zr、Hf、Nb等高场强元素,贫Ba、Sr、Ni,高10000×Ga//Al(比值大于2.6),这些特征均指示黄山复式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通过Eby的判别图解将其进一步划分为A2型花岗岩,代表其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之下。结合Sm-Nd同位素特征(εNd(t)=-4.2~-5.6),确定黄山复式岩体的源区物质可能为一套元古宙的火山岩。同时稀土模拟结果表明,黄山岩体的原始岩浆是这种源区大约20%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形成于斜向俯冲引发的陆内剪张环境内。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8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