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认识论的哲学互释:从认知分型到演进逻辑

被引:70
作者
肖峰 [1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认识论; 认知分型; 演进; 阐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B017 [认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1 ; 0101 ;
摘要
人工智能与认识论有着独特而内在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哲学上的互释:一方面是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论阐释,包括揭示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根基,尤其是不同人工智能纲领或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哲学认知观,以及它们进行智能(认知)模拟时与人的认知之间所形成的同理、同构、同行、同情的不同关系;另一方面是对认识论进行基于人工智能视角的阐释,包括依托人工智能范式所进行的认知分型(推算认知、学习认知、行为认知和本能认知),进而揭示这些分型之间的多重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人工智能和认识论之间进行动态互释,揭示两者之间难易互逆的关系,由此对人工智能发展走向形成有根据的预判,有助于正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互补,进而推进不同算法和认知类型的融合,并印证人们对认知本质相关阐释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71+205 +205-20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创建互联网智能.[M].本·戈策尔.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  
人工智能简史.[M].尼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3]  
人工智能.[M].李开复;王咏刚.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
[4]  
终极算法.[M].佩德罗·多明戈斯.中信出版社.2016,
[5]  
信息哲学.[M].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编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  
触碰神经.[M].丘奇兰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7]  
意向性与人工智能.[M].高新民;付东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  
惊人的假说.[M].(英) 克里克;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M].[美国]德雷福斯(Dreyfus;H·L) 著;宁春岩 译.三联书店.1986,
[10]  
教育心理学.[M].潘菽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