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

被引:85
作者
乐君杰
胡博文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认知能力; 工资收入; 新人力资本理论; “大五人格”模型; 性别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文章利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国际学界公认的"大五人格"模型,实证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对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人力资本关注的核心变量——受教育年限。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对于女性劳动者更为重要,而尽责性则对男性劳动者影响更大。因此,文章认为未来学校在探索教育模式、政府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重视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而非一味强调认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127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J].
程虹 ;
李唐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171-186
[2]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劳动收入回报的影响 [J].
黄国英 ;
谢宇 .
中国青年研究, 2017, (02) :56-64+97
[3]   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 [J].
郑加梅 ;
卿石松 .
经济学动态, 2016, (07) :135-145
[4]   人力资本内涵的扩展:非认知能力的经济价值和投资 [J].
周金燕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1) :78-95+189
[5]   非认知能力对个人收入影响的研究述评 [J].
程飞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9) :33-38
[6]   新人力资本理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动态 [J].
李晓曼 ;
曾湘泉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120-126
[7]   Hard evidence on soft skills [J].
Heckman, Jaws J. ;
Kautz, Tim .
LABOUR ECONOMICS, 2012, 19 (04) :451-464
[8]   Self-esteem and earnings [J].
Drago, Francesco .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1, 32 (03) :480-488
[9]  
The Labor Market Returns to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Ability: Evidence from the Swedish Enlistment[J] . Erik Lindqvist,Roine Vestman.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 2011 (1)
[10]  
The returns to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in Germany[J] . Guido Heineck,Silke Anger.Labour Economics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