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被引:63
作者
陆铭
陈钊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集聚; 平衡; 土地; 户籍;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9.09.01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最新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大港口往内地走500—600公里,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和土地利用效率越来越低。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中西部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土地的集约利用远不及东部。地区间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劳动能够跨地区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经济进一步集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差距缩小。要实现这种"从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路径,就需要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应允许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地区再配置,同时,获得更多建设用地指标的沿海城市应更多吸纳非户籍常住人口为本地城镇户籍人口。土地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既能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又能够让更多劳动力分享经济集聚的成果,是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2]   人口与发展:上海、东京的比较 [J].
王桂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10-17
[3]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钊, 2009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陆铭, 2006
[5]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蔡昉等著, 2003
[6]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 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J] . 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6 (1)
[7]  
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许政,陈钊,陆铭.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