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动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冯昭奎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2]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关键词
日本; 食物自给率; 农业问题; 启示;
D O I
10.16496/j.cnki.rbyj.2008.04.017
中图分类号
F331.3 [];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粮食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安全问题,全球性粮食供应危机已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课题。战后日本以"工业大国"立足于世,同时"农业小国"的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伴随工业化,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食物自给率近年来持续下降,2006年底的数据显示,日本的食物自给率仅为39%,13年来首次跌破了40%。这也使得日本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比较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导致日本食物自给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战后日本推行"贸易立国"战略,使得农业成为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成长的代价";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业农户"不断减少;农业的从业人口趋于高龄化;农地逐年减少等等。此外日本人的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对其食物自给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虽然可以从容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但在粮食安全保障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管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从日本的农业问题中得到对我国农业一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