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源、生成模式与优化路径

被引:15
作者
邹升平
程琳
机构
[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动力结构; 内源型动力; 外源型动力; “自生”型动力; “衍生”型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多重动力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生成是多种动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动力因素涵盖了理论引领力、组织领导力、制度保障力、价值导向力、文化内驱力、目标指引力、科技创新力、改革驱动力、人才支撑力、开放合作力、国际和平力、社会和谐力等方面,可分为内源型、外源型双重动力因素。根据对中国式现代化动力因素的来源分析,可分为“自生”型动力生成模式和“衍生”型动力生成模式。必须从夯实内部根基、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两个方面建构联动性策略,从而在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自生”动力的基础上增强其“衍生”动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109 +1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渊源、探索历程和未来展望 [J].
张慧莹 .
天府新论, 2023, (01) :12-17
[2]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动力与实现机制 [J].
杨志勇 .
财贸经济, 2022, 43 (10) :10-13
[3]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论析 [J].
于安龙 .
上海经济研究, 2022, (05) :67-76
[4]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J].
刘军 .
人民论坛, 2021, (28) :89-93
[5]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
[6]  
习近平, 著.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邓小平 著.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邓小平 著.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