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被引:12
作者:
吴运景
[1
]
朱江
[2
]
刘晓霞
[3
]
韩丽雅
[1
]
机构:
[1] 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2] 辽宁省大连船舶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
[3]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景山院区康复医学科
来源: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表面肌电图;
胫骨前肌、腓肠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恢复期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两组,且均行康复训练时间2w以上,A组15例均为Brunnstrom IV级的患者,B组15例均为Brunnstrom V级的患者,C组9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的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者患侧、健侧及健康对照组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平均肌电值(AEMG),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C组两侧(左侧、右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明显小于健侧(P<0.05);三组受试者健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下降,胫骨前肌尤为明显,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3+206
+20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