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解联合心理干预及电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魏爱环 [1 ]
王雪梅 [1 ]
李六一 [2 ]
机构
[1]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事件相关电位; 脑卒中; 抑郁; 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百忧解联合心理干预及电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8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同时给予百忧解口服,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及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事件相关电位(ERP)对2组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入选时2组患者HAMD评分及ERP检测结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2及P3波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加,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及电针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促其全面康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黄臻 ;
邱树卫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04) :362-363
[2]   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J].
江红 ;
温新义 ;
史庭慧 ;
张苏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2) :807-810
[3]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全丰芝 ;
于善良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8) :493-495
[4]   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J].
喻澜 ;
黄晓琳 ;
王伟 ;
喻志源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2) :41-43
[5]   首发急性单一病灶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J].
刘晶 ;
韩杰 ;
赵红玲 ;
高淑敏 ;
张庆元 ;
许晶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7) :1204-1205
[6]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宋永斌 ;
郝玉洁 ;
徐江涛 ;
郝舒亮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2) :59-60
[7]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J].
龙洁 ;
刘永珍 ;
蔡焯基 ;
柴滨 ;
陆菁菁 ;
贺佳丽 ;
任艳萍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3) :20-23
[8]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 [J].
刘新通 ;
汪萍 ;
郑芷萍 ;
刘乃河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1) :39-40
[9]   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 [J].
吕路线 ;
宋景贵 ;
卢红 ;
顾仁骏 ;
张中兴 ;
石玉中 ;
张帆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