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78
作者:
蔡佳亮
[1
]
殷贺
[2
]
黄艺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景观异质性;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划,已成为世界各国走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生态功能区划针对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分异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现状,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整合与分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敏感性,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区划反映了基于景观特征的主要生态模式,强调了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异质性。通过梳理生态功能区划的概念与内涵、形成与发展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是以恢复区域持续性、完整性的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基于区域的自然地理背景,界定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子系统的边界,结合区域水陆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问题诊断,识别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生态过程的关键因子以及动态演替的驱动因子,明确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景观格局与结构、景观过程与功能以及景观动态变化,构建生态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与技术体系,实现生态功能多级区划,并为决策者更为全面和综合地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18 / 302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