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被引:34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陈锡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结构分解技术(SDA); 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 能源消耗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3 [投入产出分析];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单位GDP能耗的分解模型及其分析 [J].
丁乐群 ;
翟绘景 ;
何青 ;
黄萍力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7, (03) :146-153
[2]  
Mixing oil and water? Using hybrid input-output tables in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Erik Dietzenbacher,Jesper Stage.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06 (1)
[3]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J].
Zhang, ZX .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06) :625-638
[4]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es with Dependent Determinants[J] . 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