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测定及其时空动态演变

被引:78
作者
侯孟阳
姚顺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马尔可夫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摘要
基于2003—2015年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在时间对比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传统和空间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城市生态效率时空动态演变特性。实证结果显示:(1)在时间演变过程中,城市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逐渐上升走势,城市生态向集约型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效,中西部生态效率较高的城市的增量多于东部城市,中西部城市生态效率提升显著,而东部城市生态效率整体上出现下降。(2)全局Moran’sⅠ指数值均为正,即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空间集聚特性,近邻效应显著。(3)将城市生态效率划分为4个相邻但不相互交叉的完备区间,传统的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显示,城市生态效率向高水平方向转移的趋势显著,城市生态效率的演变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的稳定性,且较难实现跨越式转移。(4)引入空间滞后的空间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显示,地理区位背景对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转移的影响显著,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波动性的集聚现象,相邻城市之间生态效率的影响是相互的,且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的格局,生态效率较高城市带动邻近城市生态效率向上转移的可能性更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呈现出"高者恒高、低者仍低、高带动低、低抑制高"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最后,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并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包括出台更加严格的资源环境政策、加强城市生态合作与交流、借鉴邻近生态效率高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经验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分布动态演变——基于城市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J].
刘华军 ;
杜广杰 .
中国人口科学, 2017, (03) :17-29+126
[2]   中国生态效率测度与空间差异实证—基于SBM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 [J].
胡彪 ;
付业腾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6) :6-12
[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 [J].
孙秀梅 ;
张慧 ;
王格 .
生态经济, 2016, 32 (05) :68-73
[4]   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 [J].
李佳佳 ;
罗能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129-136
[5]   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基于Kernel密度和马尔可夫链分析 [J].
闫军印 ;
侯孟阳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9) :88-93
[6]   199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J].
王少剑 ;
王洋 ;
赵亚博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65-979
[7]   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 [J].
成金华 ;
孙琼 ;
郭明晶 ;
徐文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1) :47-54
[8]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演变的加权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 [J].
陶晓红 ;
齐亚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31-43
[9]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基于县级尺度的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 [J].
陈培阳 ;
朱喜钢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02-1308
[10]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南京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周静 ;
管卫华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471-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