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法理依据与模型建构

被引:13
作者
刘向兵 [1 ]
姚荣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内部治理结构; 合作治理; 法理依据; 变革模型;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6.06.10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平衡,是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法理依据,重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社区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是变革方向。相应的一种模型建构为:成立学术委员会与理事会成员"双向进入"的学术治理委员会,形塑应用型学术治理体系;厘清学术治理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任务边界和互动方式,组建使命聚焦、市场导向、"类企业化运作"的行政管理团队;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的"创业型自治",建立董事会与学院决策机构"合作治院",其他各权力(权利)组群分权制衡、民主监督的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创新治理机制、尊重学术自由与高等学校改革 [J].
劳凯声 .
教育研究, 2015, 36 (10) :10-17
[2]   学院自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J].
仰丙灿 .
复旦教育论坛, 2015, 13 (05) :19-24
[4]   21世纪美国宪法学术自由的进展与挑战——以“格鲁特案”与“加赛迪案”为例 [J].
张继龙 ;
陈廷柱 .
高教探索, 2015, (08) :45-50
[5]   学术自由与学术宽容 [J].
何生根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5, (01) :33-50
[6]   现代大学的双层治理结构探索 [J].
左崇良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2) :21-25
[7]   领域分离与融合中的公共服务供给 [J].
张康之 ;
向玉琼 .
江海学刊, 2012, (06) :99-106
[8]   学术自由的组织保障——德国的实践与理论 [J].
张翔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4) :105-115
[10]   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探疑 [J].
龚怡祖 .
教育研究, 2007, (09)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