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接触、自我效能与网络内容生产——网络使用影响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内容生产的实证研究

被引:11
作者
申琦 [1 ]
廖圣清 [2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
[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研究在分析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大学生网络内容生产这一复杂的、深层次的网络媒介使用行为的实际情况,检验LaRose和Eastin研究范式对研究网络内容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显示,虽然网络等新媒介技术提供给人们更多内容生产的机会,但人们还未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频繁地生产内容:研究证实将LaRose和Eastin的研究范式拓展至网络内容生产频次层面研究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作为媒介技术之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网络自我效能影响着大学生网络内容生产;媒介接触条件中的场所而不是渠道,成为影响大学生内容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预测大学生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将增强,形成更为丰富和复杂的网络内容生产;研究揭示需要从内容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网络自我效能,综合考察分析网络内容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110 +1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网络一代”的数字不均: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 [J].
韦路 ;
余璐 ;
方莉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5) :90-96
[3]   怎样与自媒体“争夺”采访对象 [J].
张佰明 .
中国记者, 2011, (06) :51-51
[5]   “自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突围 [J].
刘炳路 .
中国记者, 2011, (03) :48-49
[6]   试论“自媒体”传播形态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 [J].
李娟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10) :49-50
[8]  
Mapping the Terrain of “Generation C”: Places and Practices of Online Content Creation Among Estonian Teenagers[J] . VeronikaKalmus,PillePruulmann‐Vengerfeldt,PilleRunnel,AndraSiibak.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9 (4)
[9]  
U.S.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 Race, Gender and Digital Divides[J] . SteveJones,CamilleJohnson‐Yale,SarahMillermaier,Francisco SeoanePérez.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9 (2)
[10]  
MP3 Music Blogs: Their Efficacy in Selling Music and Marketing Bands[J] . Patrick O’Donnell,Steven McClung.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