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神经网络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被引:39
作者
周秋文 [1 ,2 ]
方海川 [2 ]
苏维词 [1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3]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适宜度; 神经网络; 川西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是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一个较新的领域。川西高原由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近年较快的旅游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区域。本研究将两者有机结合,对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评价。以GIS和人工神经网络为评价手段,地理网格作为评价单元,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得出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基础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进而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分成四个等级: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不适宜,并相应地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分成四个区:九寨沟-茂县-康定一线的高适宜区;若尔盖-马尔康-雅江-稻城条带状分布的中适宜区;以新龙县为中心呈三叉状分布的低适宜区;石渠、色达、壤塘三县为主的不适宜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384 / 23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人工神经网络教程.[M].韩力群; 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  
生态旅游.[M].(加)戴维·A.芬内尔(DavidA.Fennell)著;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钟林生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徐建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生态旅游学.[M].卢云亭;王建军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A comparison of self-organizing map algorithm and some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ecological community ordination.[J].J.L. Giraudel;S. Lek.Ecological Modelling.2001, 1
[7]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J].
王霄 ;
黄震方 ;
袁林旺 ;
俞肇元 .
经济地理, 2007, (05) :830-834
[8]   基于DEM和RS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例 [J].
张振国 ;
贾铁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6) :63-67
[9]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案例 [J].
李小梅 ;
刘文伟 ;
吴春山 ;
王菲凤 ;
许丽忠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98-103
[10]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以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于玲 ;
王祖良 ;
李俊清 .
林业资源管理, 2007, (01) :55-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