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干预作用

被引:13
作者
陈达开 [1 ]
张怀勤 [1 ]
张建华 [2 ]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脑心通; 阿司匹林; 血小板生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方法145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浓度;然后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脑心通组,均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脑心通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1个月后复查PAG、血浆P-选择素及TXB2浓度。结果第1次检测:血浆P-选择素、TXB2浓度与AA诱导的PAG均呈正相关(r=0.449,r=0.576,P<0.01),与ADP诱导的PAG均呈正相关(r=0.525,r=0.501,P<0.01);血浆P-选择素浓度与TXB2浓度呈正相关(r=0.610,P<0.01);两组间比较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检测:两组AA和ADP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显著低于第1次检测值(P<0.01);脑心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周时抗血小板疗效尚不理想,加用脑心通能提高其抗血小板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43 / 8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抗凝防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张艳玲 ;
莫炜 ;
王龙生 ;
杨新英 ;
宋后燕 .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6, (02) :106-108
[2]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一) 高血压诊疗新进展 [J].
华琦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6, (02) :85-88
[4]  
脑心同治[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赵步长,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