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力
李来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
李来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锐
赵大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
赵大贵
胡熙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
胡熙跃
机构
:
[1]
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湖北十堰
来源
:
中国康复
|
2004年
/ 01期
关键词
:
电针;
促通技术;
中风;
步行功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
1002 ;
摘要
: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病程在 2周内的偏瘫患者 60例随机分为 2组 ,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综合组配合电针及促通技术为主治疗 ,促通组仅采用促通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 2月后均采用Fugl Meyer及Lindmark指数评定 ,并对恢复独立行走患者采用目测法进行步态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Fugl Meyer及Lindmark指数评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综合组优于促通组 ,并且恢复独立步行的患者步态比较 ,综合组优于促通组。结论 :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行走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医疗的现状与进展
[J].
黄东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
黄东锋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2)
:58
-59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998年)
[J].
谭铭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谭铭勋
;
魏岗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岗之
;
王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新德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5)
:4
-6
[3]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二)
[J].
缪鸿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缪鸿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6,
(01)
:1
-5
[4]
现代偏瘫治疗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赵钛主编, 1996
[5]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南登昆,缪鸿石主编, 1993
←
1
→
共 5 条
[1]
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医疗的现状与进展
[J].
黄东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
黄东锋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2)
:58
-59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998年)
[J].
谭铭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谭铭勋
;
魏岗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岗之
;
王新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新德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5)
:4
-6
[3]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二)
[J].
缪鸿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缪鸿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6,
(01)
:1
-5
[4]
现代偏瘫治疗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赵钛主编, 1996
[5]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南登昆,缪鸿石主编,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