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益时空动态——以黄土高原南部为例

被引:21
作者
卞鸿雁
庞奖励
任志远
徐茜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壤保持效益; 土地利用变化; 3S技术; 黄土高原南部;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34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保持能力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基于3S技术,应用马尔科夫矩阵、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探究1980—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定量测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保持物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显著,1123.80km2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1980和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土壤保持总量分别为20.43×108和19.94×108t,各地类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排序为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1980年和2005年区域土壤保持总经济效益分别为674.27亿元、1064.80亿元,林地、草地、耕地在区域土壤保持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391 / 23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初探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延晓冬 ;
樊江文 ;
邓祥征 ;
战金艳 ;
高学杰 ;
黄麟 ;
徐新良 ;
胡云峰 ;
王军邦 ;
匡文慧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10) :1015-1022
[2]   陕北安塞县马家沟流域近20 a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陈凤娟 ;
张晓萍 ;
付艳玲 ;
吴艳 ;
万龙 ;
刘国彬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1) :244-248
[3]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和降雨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J].
唐丽霞 ;
张志强 ;
王新杰 ;
王盛萍 ;
查同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8) :1340-1349
[4]   黄土高原小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分段预报模型研究 [J].
于国强 ;
李占斌 ;
鲁克新 ;
张霞 .
土壤学报, 2010, 47 (04) :604-610
[5]   黄土塬区坡面土壤侵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志 ;
刘文兆 ;
张勋昌 ;
郑粉莉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1-6
[6]   近30年陕北榆阳区植被土壤保持效益动态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626-631
[7]   1631-1911年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米脂县东沟河流域为例 [J].
王晗 ;
侯甬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10) :30-36
[8]   区域LUCC的土壤侵蚀响应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J].
郝慧梅 ;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2008, (04) :583-591
[9]   无定河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J].
许炯心 .
地理学报, 2004, (06) :972-981
[10]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J].
吴秀芹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57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