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

被引:92
作者
郑辉 [1 ]
李路路 [2 ]
机构
[1] 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国家社会主义; 精英排他; 精英代际转化; 阶层再生产;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6.004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两个理论主导了国家社会主义精英的研究。魏昂德的精英分割理论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精英群体: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萨列尼的精英分化理论则讨论了在转型中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干部精英内部的分化。然而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完全把握和解释当今中国的精英流动动态。本文作者建构了"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这个理论模型,认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中国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专业技术精英)通过排斥非精英群体进入的方式在代际间实现了人员的自由交换。这些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之间互相渗透,内部也不是内固的,并已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合作的、没有分割的精英阶层,实现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理论蕴含两个机制:精英排他与精英代际转化。作者的经验分析表明,精英排他通过给予精英与非精英的子女截然不同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实现,虽然更平等地成为党员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精英排他。精英代际转化则是因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论哪一种精英都是利益获得者。精英排他与精英代际转化的双重作用共同促成了精英阶层的形成与再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6+244 +244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阶级[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南斯拉夫)德热拉斯(M.Djilas)著, 1963
[2]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J] . Ivan Szelenyi,Eric Kostello.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6 (4)
[3]  
The decline of communist power: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J] . Andrew G. Walder.Theory and Society . 1994 (2)
[4]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Class Structure of State-Socialist Societies[J] . Ivan Szelenvi.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