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诗经·蒹葭》与中华民族审美情感的历史源流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士林
机构
:
[1]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 01期
关键词
:
审美情感;
生命情感;
历史源流;
《诗经·蒹葭》;
中华民族;
D O I
:
10.13852/j.cnki.jshnu.2006.01.007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诗歌];
学科分类号
:
0501 ;
摘要
:
西方人讲“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它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区别不在其他方面,而仅仅因为他多了一种思想的机能。而中华民族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主要是因为他比自然界的物质或生物多了一颗有情之心,即“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有情感的芦苇”,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文明奠基时期的周代社会。《蒹葭》一诗,既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最早的流露,也把这种精神体验提到审美的高度。如何使每一根“有情感的芦苇”,内在地生产出属于他个体的理性机能,是中华民族在其现代启蒙中最重要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徐复观文集.[M].[徐复观著];李维武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一位逻辑学家的回忆
[J].
J.M.鲍亨斯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J.M.鲍亨斯基
;
王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路
.
哲学译丛,
1987,
(01)
:30
-37
←
1
→
共 2 条
[1]
徐复观文集.[M].[徐复观著];李维武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一位逻辑学家的回忆
[J].
J.M.鲍亨斯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J.M.鲍亨斯基
;
王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路
.
哲学译丛,
1987,
(01)
:30
-3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