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民营化与国有企业定位

被引:41
作者
欧瑞秋 [1 ]
李捷瑜 [2 ]
李广众 [3 ]
李杰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4]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部分民营化; 混合寡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社会福利视角下运用混合寡头模型对国有企业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研究发现:在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保持完全国有是国有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对国有企业进行部分民营化是同步产量博弈和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在上述三种博弈中,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实现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这些结论不仅揭示了部分民营化策略的重要价值,同时强调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伴随着国有企业定位的改变,即国有企业须从主导市场供应的领导者角色向补充市场供应的跟随者角色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34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游垄断、非对称竞争与社会福利——兼论大中型国有企业利润的性质 [J].
刘瑞明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86-96
[2]   最优关税和部分私有化战略——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模型 [J].
叶光亮 ;
邓国营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597-608
[3]   双轨制、价格市场化与总量投资分析 [J].
李敏波 ;
王一鸣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93-110
[4]   经济转型中的投资行为与投资总量 [J].
王曦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129-146
[5]   寡头竞争情形下的国企改革——论国有股份比重的最优选择 [J].
孙群燕 ;
李杰 ;
张安民 .
经济研究, 2004, (01) :64-73
[6]   市场结构、成本差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进程 [J].
张军 ;
罗长远 ;
冯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4-15+205
[7]   双重目标的企业行为模型——兼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J].
刘小玄 ;
刘芍佳 .
经济研究, 1998, (11) :34-42
[8]   Endogenous Timing in Mixed Duopoly with Increasing Marginal Costs [J].
Tomaru, Yoshihiro ;
Kiyono, Kazuharu .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ZEITSCHRIFT FUR 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 2010, 166 (04) :591-613
[9]   ON THE ROBUSTNESS OF PRIVATE LEADERSHIP IN MIXED DUOPOLY [J].
Matsumura, Toshihiro ;
Ogawa, Akira .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2010, 49 (02) :149-160
[10]   Partial privatization in a differentiated mixed oligopoly [J].
Fujiwara, Kenji .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92 (01) :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