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功能作用、权能划分与制度构建

被引:106
作者
陈朝兵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三权分置; 土地产权; 权利内容; 制度;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如何界定分置后"三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并据此进行相关制度构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背景和概念内涵入手,重释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生的功能价值,并在探讨承包权与经营权权能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构建建议。研究认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成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为核心内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可实现从要素、主体、制度、价值等四个层面释放出此次农村土改的"改革红利"。从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功能目的入手,应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二者的性质界定为用益物权,并将二者的权利内容划分为:土地承包权主要包括占有权、收益权、继承权和退出权,土地经营权主要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据此,在进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时,一个根本前提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并严格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进而一方面要通过修改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赋予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以法律地位、分别设置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规则以及为土地经营权抵押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政策设计与配套,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规范机制、构建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机制、建立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地流转与土地制度改革——以晋西北地区为例 [J].
安祥生 ;
陈园园 ;
凌日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11) :25-31
[2]   农地三权分离改革的法学反思与批判 [J].
申惠文 .
河北法学, 2015, 33 (04) :2-11
[4]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 [J].
张力 ;
郑志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1) :79-92+111
[5]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J].
李凤梅 ;
李国欣 .
党政研究, 2015, (01) :122-125
[6]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 [J].
潘俊 .
中州学刊, 2014, (11) :67-73
[7]   三权分离新型农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力的释放作用分析 [J].
康涌泉 .
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10) :89-91
[8]   分离与重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论 [J].
郜永昌 .
经济视角(下), 2013, (05) :137-139
[9]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发展浅析——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J].
王平 ;
邱道持 ;
李广东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3) :90-95
[10]   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探讨 [J].
刘俊 .
现代法学, 2007, (02) :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