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综合效应评价

被引:17
作者
姜巍 [1 ]
高卫东 [1 ]
张雷 [2 ]
机构
[1] 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发展; 环境; 西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能源开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明显的正负效应。本文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从经济促进作用上看,西部地区能源工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比东部和中部两地区更为显著。从三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情况看,5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提高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改善速率最慢。能源开发的环境效益则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点状环境污染的总体破坏程度与全国一般状态大体保持一致,但是从点状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上看,西北区甚于西南区;面状污染中,目前西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污染状态较全国为重,其中西北区的二氧化硫污染程度略高于全国水平,西南区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则超出全国均值水平70%以上;从碳排放量看,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西部地区在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地位明显落后,因此,在碳排放方面西部地区保持着与全国同步的大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能源生态系统发育——兼论西部能源资源开发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88-195
[2]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 [J].
周凤起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1) :35-38
[3]   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J].
刘志亭 ;
孙福平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55-558
[4]   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供应保障探讨 [J].
张雷 ;
蔡国田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11-17
[5]   我国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分析 [J].
谢高地 ;
周海林 ;
鲁春霞 ;
甄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97-102
[6]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J].
孙鹏 ;
顾晓薇 ;
刘敬智 ;
王青 .
资源科学, 2005, (05) :15-19
[7]   资源优势与西部开发 [J].
李新玉 ;
贾文龙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3) :57-60
[8]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J].
李利锋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237-248
[9]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 [J].
徐玖平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11)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