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

被引:131
作者
祝智庭 [1 ]
管珏琪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
三通两平台; 人人通; 建设框架; 个人学习空间; 功能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进"三通工程","人人通"是核心也是难点。"人人通"定位为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推动"人人通",旨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通"强调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应用的开展,基于对"人人通"建设内涵分析,从空间结构、接入环境、支持服务、用户能力四个维度建构"人人通"建设一般框架;聚焦空间结构维度,从学习者视角明确"人人通"建设重点:以PLS为要件实践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并构建PLS功能模式、阐明PLS对学习者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通过技术规范研制保障"人人通"合理、有效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 [J].
祝智庭 ;
沈德梅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10) :5-13
[2]   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J].
杨俊锋 ;
黄荣怀 ;
刘斌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15-20
[3]   整合创新:“三通两平台”推动教育变革——专访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 [J].
祁靖一 ;
王晓波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05) :10-13
[4]   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 [J].
祝智庭 ;
管珏琪 ;
刘俊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3) :1-6+11
[5]   理解与应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及其学习技术吁求 [J].
顾小清 ;
林仕丽 ;
汪月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01) :23-29
[6]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新发展:从“班班通”到“教育云” [J].
祝智庭 ;
管珏琪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4) :4-8
[7]   非线性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创建 [J].
王继新 ;
郑旭东 ;
黄涛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19-22
[8]   “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 [J].
郑燕林 ;
李卢一 ;
王以宁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8)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