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季沙尘天气下背景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15
作者
徐敬 [1 ,2 ]
张小玲 [1 ,2 ]
颜鹏 [3 ]
丁国安 [3 ]
徐晓峰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
[2]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本底站; 沙尘; 气溶胶; 消光特性;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8.06.001
中图分类号
P427.1 [大气光学现象(大气光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6年3~5月北京上甸子本底站气溶胶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吸收和散射系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对2006年春季上甸子本底站清洁、污染输送及典型沙尘天气下气溶胶的消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本底站在春季清洁情况下PM2.5质量浓度、吸收和散射系数的日均值水平分别为:10μg/m3、7 Mm-1和20Mm-1左右,单散射反照率分布在0.71~0.78之间;此次观测到的污染输送过程中PM2.5质量浓度、吸收和散射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45μg/m3、44.5 Mm-13、74.3 Mm-1,单散射反照率分布在0.84~0.94之间;沙尘影响期间,PM2.5质量浓度、吸收和散射系数以及单散射反照率的测量结果分布在248.2~424.1μg/m3、10.8~44.7Mm-12、25.4~392.5 Mm-1和0.89~0.96之间。②观测得出,沙尘影响集中的时段细粒子质量浓度、气溶胶散射系数和气溶胶吸收系数都成倍地上升,其中质量浓度和散射系数上升的幅度要高于吸收系数。③3种天气条件的对比结果显示,受沙尘天气影响PM2.5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且逐时波动幅度大;吸收系数远高于清洁天气下的观测结果,但比污染输送过程的测量结果偏低;散射系数同样高于清洁天气下的观测结果,与污染输送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接近。沙尘天气导致颗粒物浓度明显上升,其对气溶胶粒子散射作用的贡献要大于吸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04年北京市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J].
张迪 ;
孙继松 ;
王华 .
气象科技, 2005, (06) :533-537
[2]   积分浊度计在沙尘暴监测网试验中应用分析 [J].
柯宗建 ;
汤洁 ;
王炳忠 ;
颜鹏 .
气象科技, 2004, (04) :258-262
[3]   北京风沙天气的气溶胶特征 [J].
杨东贞 ;
颜鹏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85-194
[4]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监测研究 [J].
张玉香 ;
胡秀清 ;
刘玉洁 ;
戎志国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36-143
[5]   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J].
秦世广 ;
汤洁 ;
温玉璞 .
气象, 2001, (11) :3-7
[6]  
Towards Aerosol Light-Absorption Measurements with a 7-Wavelength Aethalometer: Evaluation with a Photoacoustic Instrument and 3-Wavelength Nephelometer[J] . W. Patrick Arnott,Khadeejeh Hamasha,Hans Moosmuller,Patrick J. Sheridan,John A. Ogren.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5 (1)
[7]  
Measurement of aerosol chemical, physical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of China[J] . Jin Xu,M.H. Bergin,X. Yu,G. Liu,J. Zhao,C.M. Carrico,K. Bauman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2 (2)
[8]   Light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aerosol particles in Hong Kong [J].
Man, CK ;
Shih, MY .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01, 32 (06) :795-804
[9]  
Photoacoustic spectrometer for measuring light absorption by aerosol: instrument description[J] . W. Patrick Arnott,Hans Moosmüller,C. Fred Rogers,Tianfeng Jin,Reinhard Bruch.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