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化治理:“工作组”机制的运行及治理逻辑探究

被引:22
作者
丁远朋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作组; 政府过程; 国家治理; 弹性化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工作组"是广泛存在的治理机制。不同于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小组","工作组"是由上级根据任务和形势需要而下派的具有临时性、机动性等特征的专项任务型组织,主要体现了党政机关纵向间的互动关系,并可按照不同思路划分为不同类型。影响"工作组"产生和运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职责同构"的政府纵向间关系结构以及差序化的政府信任格局等。"工作组"机制的运行过程大致包括"派出"和"治理"两阶段,并呈现出"问题导向、集中高效"的鲜明特征,其功能角色可大致归纳为政策过程的辅助性机制、应急管理的补充性机制这两个方面。"工作组"机制的治理逻辑可提炼为一种"弹性化治理",它以治理的弹性化促进了治理体系的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N].吴林红;.安徽日报.2014,
[2]  
Mao's Invisible Hand: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J]..None.2011,
[3]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J].
O'Brien, KJ ;
Li, LJ .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9, 31 (02) :167-+
[4]  
中国“小组机制”研究.[M].周望;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5]  
治理中国.[M].(美) 李侃如;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朱光磊;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7]  
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王邦佐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现代政府理论.[M].朱光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英]韦农·波格丹诺(VernonBogdanor)主编;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0]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