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生活世界、价值体系与立法表达

被引:85
作者
谢鸿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民法典; 自然法学; 历史法学; 法律渊源; 私法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编纂的法哲学基础有自然法学和历史法学两种,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并非楚河汉界。我国民法典要回应民众生活的需要,重点是体察并护持民众的人文世界与价值观念,同时通过体系化作业,最大限度获取法典的体系收益。民法典应以私法自治为核心,并尽可能兼顾正德、维和、厚生和利用四大传统价值。立法技术上应坚持民法的原则法地位,通过引致等方式接入公法与特别民法。民法典可借鉴晚近欧陆的弹性体制立法模式,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时应斟酌的因素,并引入习惯与学说作为补充法源,以使民法与社会生活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2]   历史视域中的私法统一与民法典的未来 [J].
易继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131-147+207
[3]   中国近代法制的世俗理性主义 [J].
许章润 .
清华法学, 2013, (06) :61-90
[4]  
私法的社会学启蒙:对谈当代著名法学家托依布纳[J]. 贡塔·托依布纳,顾祝轩,高薇.交大法学. 2013(01)
[5]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J].
谢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98-116+206
[6]   渐行渐远的民法典 [J].
柳经纬 .
比较法研究, 2012, (01) :140-142
[7]   论民事屈从关系——以菲尔麦命题为中心 [J].
徐国栋 .
中国法学, 2011, (05) :159-175
[8]   新世纪十年中国的民法典努力 [J].
徐涤宇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3 (04) :51-53
[9]   婚姻家庭法领域的个人自由与国家干预 [J].
马忆南 .
文化纵横, 2011, (01) :45-50
[10]   传统的延续:习惯在现代中国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刘作翔 .
法学研究, 2011, 33 (01) :50-57